獎學及助學

獎學金簡介

為鼓勵同學勤奮向學,培養良好品德,積極參與課外活動及服務社群,以達致均衡發展,本校設有潔心獎學金、校監獎學金、校長獎學金、老師獎學金、家長教師會獎學金及校友獎學金。

潔心獎學金

級别獎項名稱獎勵範圍
中一至中三潔心獎學金/努力學習獎全級首五名
中四至中六潔心獎學金/努力學習獎每班第一名
中一至中六學科獎每科第一名
中一至中六傑出體藝獎學生全年在體育或藝術領域表現優異者。
中一至中六傑出義工服務獎學生全年校內及校外義工服務表現優異者。

其他獎學金:

捐助人獎項名稱獎勵範圍
李喜德修女紀念獎助學金李喜德修女紀念獎助學金學生全年宗教科成績優異,熱心參與宗教活動和服務及品行良好者。
前任校監何瑞珠教授潔心成就獎學生全年學業、品行及服務表現為全校最傑出者。
前任校長李麥麗英女士積極人生獎學生能逆境自強、奮發向上者。
前任副校長李黎意芳女士英文獎學生全年英文科總成績為該級之首三名。
退休老師蔡富文先生科學獎學生全年科學科總成績為該級之首三名。
 高中化學獎學生全年化學科總成績為該級之第一名。
退休老師黃李彩華女士視覺藝術獎初中學生全年視覺藝術科總成績為該級之首三名;或高中學生視覺藝術科總成績為該級第一名。
家長教師會最佳品行獎學生在校內或校外有特佳行為表現者。每班一名。
 最多優點獎學生在學業、品行、活動及服務四方面有良好表現,並獲發最多優點者。每級一名。

溫婉珊校友

趙家璧校友

最佳進步獎學生全年學業成績或品行有顯著進步者。每班一名(中一至中五)。
趙家璧校友勤學獎學生勤奮力學,全年並無任何缺席、遲到、早退、欠交功課、懲罰紀錄、總平均分及格而非「試升」者。

助學金

1.    本校得到校友、舊老師及友好的捐助,協助有經濟困難的同學解決問題,藉資助清貧學生及提供緊急援助,以表達對同學的關懷及讓同學能專心學習。

2.    助學金有「潔心助學金」及「吳陳思梅老師助學金」,用以資助清貧學生及提供緊急援助。

3.    如有需要的同學,可透過班主任向校長申請。

送贈校服

校服承造商送出多款校服贈予家境清貧的學生(屬綜援家庭、學生資助計劃獲全額或半額津貼者)。有意申請者可到校務處索取表格,填妥後交回班主任,再由校長按情況甄選受惠者。

社會綜合援助/學生資助津貼

香港賽馬會全方位學習基金

1.    基金目的是資助小一至中六年級經濟上有困難的學生,使他們能參與學校舉辦或認可的全方位學習活動。基金的資助對象包括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領取「學生資助計劃全額津貼」,或符合學校自訂經濟困難審定條件的學生。

2.    中一至中三每位學生全年可申請津貼上限為$300;中四至中六每位學年則為上限為$500。

3.    凡屬資助對象的學生,可自行到校務處領取申請表,填妥交給負責老師簽署。若獲批准津貼,家長須簽署確認並將回條交回校務處。

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

1.    由校方舉辦,按學生需要籌辦適切活動,並為有需要同學提供額外津貼資助。

學生資助辦事處豁下的津貼計劃

1.    學校書簿津貼計劃:為經濟有需要的學生提供津貼,以支付必須的書簿費用及雜項就學開支。

2.    學生車船津貼計劃:為居住地點與學校距離超逾十分鐘步行時間及需要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上學的經濟有需的學生提供車船津貼。

3.    上網費津貼計劃:為經濟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津貼,以支付家居上網學習費用。津貼發放以家庭為單位。合資格的家庭不論子女人數多寡,將獲發以家庭為單位的定額現金津貼。

4.    考試費減免計劃:為參加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舉行的公開考試而經濟有需要的合資格考生提供考試費減免。半免資助學生亦可申請津貼考試費。

5.    每個家庭只須填報申請表格一份,填妥後「自行寄交」學生資助辦事處。當收到該處發出的「資格證明書」後,必須在「資格證明書」上為子女選擇合資格申請的資助計劃,填妥後在指定的時間內交回班主任。

葛量洪生活津貼

翻譯時可參考:  http://www.sfaa.gov.hk/eng/other/content16.htm

1.    該基金於1955年成立,向經家庭入息審查評為有經濟上需要的學生提供生活津貼。

2.    申請學生必須是香港居民,並沒有以個人名義或作為家庭成員的情況下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此外,如非特殊情況,重讀生的申請將不獲考慮。

有意申請的學生可於學生資助辦事處網頁下申請表(網址:http://www.sfaa.gov.hk/tc/other/content16.htm)。填妥的申請表,連同收入證明書於指定時間內交回班主任。

各位:

大家敬愛的李喜德修女及德樂施修女先後辭世,本校仝人深感哀痛,法團校董會現決定成立「李喜德修女紀念獎助學金」及將現有的「心連心助學金」冠名為「德樂施修女紀念助學金」,以承其志,惠及後學。

李喜德修女 (Sister Laetitia Lei, IHM) 於本年五月十日回歸父家,享年八十九歲。李修女一生奉獻天主,敬主愛人,熱心教育,於本校1972年開校即擔任教師直至1990年退休,她教學認真,對學生循循善誘,關懷備至,深受學生愛戴,並於1987至2007年及2009至2010年肩負本校校監一職,為本校發展貢獻良多。一群敬愛李喜德修女的潔心校長、老師及校友為感謝她的教導,在徵得聖母潔心會的同意下,現發起成立「李喜德修女紀念獎助學金」,以冀將李修女對教育和信仰的奉獻精神及關懷學生的熱忱傳承下去。

德樂施修女 (Sister Rose Duchesne Debrecht, MM) 於本年二月二十二日於美國安息主懷,享年九十一歲。德樂施修女於1973至1978年擔任本校校長,在創校初期領導全體教師建立學校架構及規模,對學校發展貢獻良多;她對學生尤為關愛,時刻關心學生的各種需要,樹立起愛德的良好楷模,深得師生的尊敬和愛戴。離任後,德樂施修女仍然愛護潔心,關心學校的發展和惦念潔心同學,多次回校出席慶典,給予支持和鼓勵。為紀念德樂施修女對本校的貢獻及傳承其對學生的關愛精神,本校法團校董會決定將現有的「心連心助學金」冠名為「德樂施修女紀念助學金」,以資助清貧學生參加校內外活動及為有需要學生提供緊急經濟援助。

如 閣下有意捐助「李喜德修女紀念獎助學金」及 / 或「德樂施修女紀念助學金」,請填妥捐款表格,連同劃線支票郵寄至九龍橫頭磡富美街九號潔心林炳炎中學校長收,支票抬頭請寫「潔心林炳炎中學法團校董會」,並於支票背頁的備註欄註明捐款獎助學金名目。捐款金額達港幣100元,可取得申請免稅的收據。

如對以上獎助學金或捐款的詳情有查詢,請聯絡劉瑤紅校長(電話:2337 9594 / 電郵:school@kitsam.edu.hk)。

深信在各方好友支持與鼓勵下,此獎學金將惠及更多潔心的同學。先此致謝!

                                                                                             法團校董會主席

2014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