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目標:
- 以德、智、體、群、美、靈六育為本,推行均衡教育,實踐全人培育。
- 提供愉快及積極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主動自學的精神,為升學及就業作好準備。
- 提供生活教育,培養學生有獨立思考及分析批判的能力,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及人生觀。
- 提供多元化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充份發揮潛能,培養責任感及發展服務社群之才能。
- 創造關懷及互相尊重的校園氣氛,培養友愛互助精神,令學生身心健康、愉快成長。
教育信念:
- 我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可教的、受教的,只要有合適的環境、適當的指引、關懷、愛護和鼓勵,同學是有能力和願意努力去改善自己。
- 我們尊重每個同學的獨特性,並相信他們都具有獨有的潛質和才能。
- 我們同時須要在課堂內和課堂外提供豐富的學習經歷與同學,讓他們有足夠空間發展潛能。
- 我們相信教育的過程和成果同樣重要。
- 我們相信教育的本質是以生命影響生命,因此我們著重老師與同學感性與理性上的溝通和接觸。
- 我們相信學習的目標在於學會學習,而不單是應付考試。
學校發展方向:
(一) 信仰培育方面
- 啟導學生認識福音精神和基督徒的價值觀,使他們在作出種種抉擇時,能有多一個角度作考慮和取捨。
- 使學生對天主教信仰生活及祈禱精神有所體驗和了解,並願意藉著祈禱將說話化作充滿活力和愛心的生活。
- 引導學生對生命中的經歷及成敗進行反省,找到希望,再轉化成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二) 學生個人成長方面
- 協助學生認識,接納和欣賞自己,建立健康的個人形像。
- 引導學生明瞭自己的未來路向,及早訂定人生目標。
- 鼓勵學生開拓視野,瞭解不同的價值觀,善作抉擇。
- 教導學生掌握生活技巧及面對困難,積極解決問題。
- 陶冶學生性情,使其仁民愛物。
-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康體活動,強健身心。
- 培養學生有廣泛而健康的興趣,認識各種優秀的文化藝術。
(三) 學生群性發展方面
- 教導學生養成自律守規的習慣及明白其重要性。
- 教導學生認識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學習與人相處及溝通的技巧。
- 訓練學生議事論事的態度和能力。
- 提高學生的辦事能力,培養學生的領袖才能,推動所屬團體的發展。
- 培養學生瞭解團隊精神,並尊重個別成員的獨特性。
- 加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
- 教導學生熱愛家庭,關心社區,服務社群。
- 教導學生認識香港和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並關心其發展。
- 引導學生關心世界大事,明白人類面臨的各種問題。
- 教導學生確立自己的公民身份,認清公民的權責。
(四) 學生智能發展方面
- 提供多元化的課程,以切合時代的需要。
- 因材施教,讓學生學有所成。
- 協助學生掌握自學的能力。
- 培養積極求知,認真讀書的風氣。
- 培養學生有良好的語文能力。
- 培養學生有分析,組織,推理的能力,從而令學生有獨立思考,判別是非。
- 引導學生認識世界,善用社會資源,掌握資訊,適應社會的轉變。
(五) 學校環境方面
1. 行政方面
1.1 改善學校各階層之管理,以提高辦學質素及效率。
1.2 提供老師參與釐定校政機會,同心協力,予以實踐。
1.3 鼓勵老師交流教學理念及經驗,建立團隊精神,貫徹辦學理想。
1.4 發揮教師專長及興趣,以達到更佳教學效果。
1.5 致力提供良好之工作環境及充足的教學資源,盡力支援老師工作。
1.6 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致力改善各項教學設施及校園環境。
1.7 不斷更新教材和教具,以助學生掌握新知,並提高其學習效能。
1.8 加強學校與家長、校友及社區之聯繫、溝通,收共同培育之效。
2. 教師專業發展
2.1 重視老師專業操守,以身作則。
2.2 提倡不斷進修及追求專業成長。
2.3 採用切合學生需要的教學法。
2.4 營造團結互愛的工作氣氛。
2.5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