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研究項目優異︰「纖維塑膠」包文娜、陳祉因
纖維塑膠是一種以食物纖維製作的可生物降解塑膠。所使用的纖維分別是牛油果核,椰子渣和蔗渣,再加上澱粉和甘油製成。是次研究發現用牛油果核製成的塑膠有最高的韌度,而蔗渣的加熱降解程度是最好的,顯示如能將不同特性的纖維混合製作成塑膠,便能善用食物渣滓製成性能媲美一般塑膠的環保塑膠產品,以同時減少廚餘的棄置量和舒緩塑膠為環境所帶來的污染問題。
獲得獎項︰
初中發明品項目冠軍
初中研究項目優異
高中研究項目優異
八月,本校初高中學生參與青協舉辦香港學生科學比賽2021獲得佳績,以下是學生的得獎作品簡介︰
初中發明品項目冠軍︰「單車精明眼」倪澄、羅梓甄,、洪蕊
近年,越來越多人以踏單車為嗜好,但涉及單車的交通意外也越來越多。而「單車精明眼」是一智能裝置,減低踏單車時的潛在風險。裝置的第一個功能是以超聲波測距技術評估煞車所需時間,第二個功能是以人工智能辨識技術監測後方馬路情況,提醒踏單車人士避免進入大型車輛的盲點區。
初中研究項目優異︰「纖維塑膠」包文娜、陳祉因
纖維塑膠是一種以食物纖維製作的可生物降解塑膠。所使用的纖維分別是牛油果核,椰子渣和蔗渣,再加上澱粉和甘油製成。是次研究發現用牛油果核製成的塑膠有最高的韌度,而蔗渣的加熱降解程度是最好的,顯示如能將不同特性的纖維混合製作成塑膠,便能善用食物渣滓製成性能媲美一般塑膠的環保塑膠產品,以同時減少廚餘的棄置量和舒緩塑膠為環境所帶來的污染問題。
高中研究項目優異︰「我們絕膠啦﹗」蔡宛容、鄭天欣、劉凱茵
塑料在自然界中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分解。焚燒垃圾雖然可以減少垃圾的質量,但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會加速全球變暖的影響。在冠狀病毒流行期間,人們購買的外賣食物比以往多,棄置的塑膠垃圾量倍增。我們製作的魚鱗生物塑料,希望利用街市棄置的鯇魚魚鱗,加熱再後期加工處理成可分解塑膠,成品分解時間較短,製作及分解過程中亦沒有釋出有害物質,可替代傳統塑料使用。魚鱗生物塑料可用來製作器皿, 膠袋,杯墊等日常應用。
本校更獲得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致函嘉許本校學生比賽中的出色表現,進一步肯定潔心學生的科研成果。
<創新科技局表揚信>